認清大陸市場的本質
自一九九八年起,中國市場上起了重大轉折。外商勢力在消退,而大陸本地企業在快速進步,市場佔有率愈來愈高。因為那年開始,朱鎔基改革國營企業,使許多人下崗,同時政府決定不再供房,使一般民眾開始為買房而積蓄,保守消費。結果當然是傾向買比較便宜的產品。而大陸本土企業生產的產品,大多數都是中低價位的,外商的品牌,大多是高價位。因而給本土企業一個很好的機會。自那時起,外商的銷售金額都明顯下降,有一家大型生活用品公司,據說還衰退20%。利潤當然也下降,因為單位售價都下降了。
在這之前,大多數外商對於中國市場都還是很樂觀的。在一九九○年代初期那幾年,外商打著好的產品品質、品牌形象,大多經營的不錯。但是現在被迫必須修改策略。他們一般有幾個重要的體會。一,不再對市場那樣樂觀。二,更審慎評估大陸本地企業,過去都太忽略他們了。三,更認識外商企業在大陸經營的有形、無形成本,比本地企業高很多,必須要調整。在價格如此敏感的環境下競爭,外商必須努力降低成本。本地企業的營運成本,人事、廣告、通路,基本上要比外商低。甚至稅,本地企業都是可以談判的。但是很多外商都還不太清楚,稅還可以談判?甚至媒體對於不同客戶,會有不同價錢。外商配外商廣告公司、外商配本地廣告公司、本地企業配外商廣告公司、本地企業配本地廣告公司,這四項組合基本上會有不同的廣告價錢。當然純外商組合最貴,只要差5%到10%就很驚人了。大陸消費者還有一個特性,就是比較起來,會更支持所謂的民族品牌、民族企業,似乎他們的民族自信心比較高一點。例如娃哈哈、長虹(家電),喊出來的都是民族的品牌,「非常可樂是中國人的可樂」,就很受支持。
因此外商應該調整策略,更明確的本土化。在中國這幾年來,我覺得真正好的行銷企劃,都不是我們這些外商公司做出來的,甚至也不是本地的廣告公司做出來的,基本上都是本地老闆的創意,親自參與產生的。像我了解娃哈哈的總裁,他是花50%的時間在市場上跑,所以他對市場的了解與直覺,是很有基礎的。所以我跟員工說,不要以為坐在辦公室,看一些比較現代化、科學化的資料,就可以下判斷。事實上不太可行。可能台灣輿論界對於上海的宣傳比較多,讓人以為上海是淘金的天堂,所以大家一進來中國,就是去上海,拚命擠在那裡,其實這不一定是正確的。
如果是資本雄厚,可以承受虧損五到八年才開始賺錢的大企業,或是比較有科技優勢的產業,當然可以去像上海、北京的一線城市。如果不是,為何不從像杭州這樣的二線城市開始?它市場小了一點,但是它沒有對手,你很容易變成龍頭老大。因為在一線城市,什麼費用都高很多,人工貴、媒體廣告貴、營銷費用貴。同時,大都市裡的消費者,忠誠度較低,容易叛變,因為可以選擇的東西太多了。若是不常常用廣告去刺激,銷售額就明顯下降。
谷歌大中華區兩位主要負責人,
法新社18日報導,谷歌中國的一名人士稱,
Google 的離開可以看成短空長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